媒体曝所有铜质水龙头都含铅 毒性堪比三聚氰胺

一份市场水龙头的抽查报告,瞬间让铜质水龙头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水龙头

 日前,上海电视台对13个龙头样品进行32小时的抽检发现,9个品牌水龙头的铅析出量超过国家标准,甚至有些知名品牌铅析出量为173微克/升,超标高达34倍。而这些超标的水龙头中,不乏乐家、九牧、摩恩、申鹭达、恒洁卫浴、高仪和美标等知名大牌。

受抽检报告影响,水龙头铅析出事件瞬间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为什么这些超标的水龙头能堂而皇之地入驻市场?这些超标的水龙头是怎么生产出来的?为此,记者对企业和市场进行了走访调查,最终揭开了铅超标水龙头的真实面纱。

  行业曝水龙头秘密

记者统计发现,目前市面上的水龙头大多以铁、铜、不锈钢、合金、塑料等作为主要材质铸造。因铜材料在多方面所体现出的优越性,尤其随着无铅铜(低铅)的出现,目前国内外90%以上的高档水龙头都选择用铜铸造。

虽然各商家的销售人员对于铜质水龙头含铅多少闭口不谈,但记者还是从相关业内人士处得知了含铅的秘密。

“所有的铜质水龙头都含铅,而水龙头含铅的多少和水龙头的材质有很大的关系。”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直言。

我的有色金属网研究员王宇告诉记者,目前各水龙头制造商主要运用的材料一般为铅黄铜,型号是59#-1铜和62#-1铜,其实-1是含铅的比例,59#-1的价格大约在4.28万/吨,而62#-1价格在4.3万/吨左右。

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品牌经理告诉记者,市面上水龙头多为铜合金铸造,其中包含有微量铁、铝、铅等金属元素。虽然有些厂家在宣传“无铅”,但无铅水龙头对电镀处理等工艺要求太高,目前并不多见。

“水龙头不含铅,这种说法绝对是忽悠消费者。”另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做水龙头的铜必须是含铅的铜,如果用59#和62#这些不含铅的铜,在重铸时很难成型,铅含量比例越高,相对比较容易成形,而在后期机械加工的时候也容易。而另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也分析说,如果用不含铅的铜,在最后一道电镀流程也很难完成,“不含铅的铜电镀工艺很麻烦。”

该人士向记者介绍,一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一般都不买标准的黄铜合金,而是从一般的小作坊购买铸铜,说白了就是铅黄铜,将回收来的黄杂铜重新熔炼,加铅加锌,再经过“纯铜”的包装上市。而这种铜的价格只相当于原来正规铅黄铜一半的价格。

“有些企业虽然买了标准的黄铜合金,但在加工过程,为了使后期的机械加工方便,还会专门在重铸的过程中加入铅。”该业内人士对记者说,“我就见过某些企业在重铸加铅。”这样对于企业来说,既节约了成本,又减少了工艺难度。

该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说,铅的价格很便宜,每吨才1万多,这也使很多企业有了投机取巧的机会。“一个正常的铜制水龙头,不会低于100元,几十元的水龙头就不可避免要用到铅黄铜,价格越便宜,铅含量越高。”

“水龙头出厂前的洗铅工艺也是骗人的,其实在出场时,不可能把铅洗净,就算是运用化学药品也只是洗掉了铜水龙头最外延的一层,用户用了两年以后,里层的铅自然会向外析出,没有哪个厂家能保证铅永远不析出的。”该业内人士对记者直言。

在采访过程中,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坦言,铜质水龙头都含铅,已经是业内公开的秘密。

  多家品牌的“达标”说

虽然含铅已是业内皆知,但在记者走访过程中发现,“无铅”或者“达标”是众多品牌的宣传用词。

记者在居然之家看到,摩恩、九牧、申鹭达、恒洁、乐佳等多家品牌的产品仍在销售。而商家提供的说明书上基材是铜或者合金材料,大部分水龙头商家不能提供水龙头基材含铅的标准说明,并且多数产品也没有明确的重金属含量说明。

当记者向销售人员提起铅析出量问题时,几乎所有的销售人员都告诉记者,自家的水龙头经过多道洗铅工艺,铅析出量绝对低于国家标准,而对于铅析出的标准,各品牌店员的回答也不一而足。

记者在“汉斯格雅”和“本科”唯一两个能提供产品检测报告的品牌店内说明书上看到,虽然两品牌水龙头的检测单位不一,但是检测的模式却是如出一辙,检测的内容范围也仅限于“管螺纹精度”、“阀体强度”、“密封性能”等方面,并没有针对铅析出量的检测项目。

有意思的是,当记者说起铅析出量问题时,成霖店内销售人员甚至斩钉截铁地一口咬定自家的水龙头绝对不含一点铅。记者还看到,得而达、本科等品牌门店,为了证明其产品不含铅,同时还贴出“净铅”或者“无铅”的宣传海报。

在价格方面,记者发现,同一品牌水龙头的价格也从几十到成千上万元不等,对于何以价格差别如此大的询问,得到的答复却一般都是不同价格的水龙头的材质和制作工序基本相同,至于价格多是由于外观和设计上的差异导致,并非铅含量多少的缘故。

相关资料显示,铅的毒性堪比“三聚氰胺”,人体服用过量的铅后,数小时会溶入血液中,阻碍血液的合成,导致人体贫血,就会出现头痛、眩晕、乏力、困倦、便秘和肢体酸痛等;而长时间摄入会导致动脉硬化、消化道溃疡和眼底出血等疾病。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乐家、恒洁等水龙头制造企业均表示其产品符合现行的相关产品标准。九牧、高仪厨卫也对记者表示,事件发生后已邀请相关专家和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相关产品进行检测,在新的检测报告结果公布后再做进一步处理。

  标准的缺失

市场上含铅量较高的水龙头为什么还能堂而皇之地摆在市场出售呢?

“很多含铅量较高的劣质水龙头之所以流向市场,跟国家标准的缺失有一定的关系。”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卫浴专委会秘书长谢鑫告诉记者说。

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国对水龙头产品执行的产品标准主要是强制性国标《陶瓷片密封水嘴》(GB18145-2003)。该标准对水嘴的外观质量、使用性能等都作出了规定,但对铅等有害物质的限量并未作出规定。而在直接相关的强制性行标《水嘴通用技术条件》(QB1334-2004)中,也未对铅的限量提出要求。

另外,跟水龙头间接相关的推荐性国标《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1998)中,要求铅的限量≤0.005毫克/升,但该标准主要适用于与饮用水以及饮用水处理剂直接接触的物质和产品。2007年,我国颁布实施建材推荐性行标《水嘴铅析出限量》(JC/T1043-2007),该标准规定的铅析出浓度不高于0.011毫克/升。

“其实水龙头铅析出量的刚性标准一直存在,不过更多只是作为一种参考,执行的力度不大。”一位不愿具名的全国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从质量上提出标准,另一方面也要求企业严格执行标准,有这两方面的基础才可能从根本上控制水龙头的铅析出量。

“不同材质各有优劣,不能只看含不含铅。”国家建材五金水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副主任史红卫认为,衡量一件产品是否合格、安全,要综合考虑所有元素。她表示,新的强制性国标《陶瓷片密封水嘴》已完成修订工作,并已经上报,有望近期出台。

“无论是欧美还是我国,水龙头低铅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同时也都需要一个过程,希望人们能理性看待水龙头含铅问题。”谢鑫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新的国标目前也正在酝酿当中,该方案也会尽快向相关部门递交,如果顺利希望今年内能尽快出来。

在此次水龙头铅超标事件中,深圳成霖洁具股份有限公司(★ST成霖,002047.SZ)成为卷入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该公司董事会办公室主任曹国祥向媒体提出“铅含量超标水龙头不会销往国外,仅在国内销售”这一说法,迅速成为众矢之的。

水龙头“铅超标”事件逐步揭开该产品生产的种种潜规则。作为国内水龙头三大主产区之一的广东一带分布着众多五金卫浴企业,记者走访了佛山、江门多家卫浴企业调查了解到,水龙头质量问题,除了与国内生产水龙头行业规则不一、国标过低相关外,也与该行业在出口困境下面临的转型阵痛密不可分。

出口与内销双重标准

“他毫不夸张地说出了行业的潜规则。”对于成霖公司的“坦白”,佛山市某五金机械厂一位管理人士杜先生如此回应道。

他带领记者到相熟的五金经销商店铺,展示出几款型信号接近的水龙头产品。“这几款的外表,外行人看上去差别确实不大,事实上,里面隐藏的差异十分大,包括材质、生产工序、安全标准等等,外行人更是不得而知。”杜先生称,这几款看似相近的产品,售价从20元至800元不等。

“进口欧美的产品准入要求高,须有面对欧美名目繁多标准严格的各项认证。”江门某卫浴设备厂家赵先生告诉记者,虽然国内也有生产标准,但并非像国外一样有强制执行标准、检测严格、准入门槛严格,而国内更类似于“建议执行标准”,不仅检测缺乏监管制度,即使产品没有达到标准,企业也有办法找到销路。

此外,赵先生称“行业最大的毛病”是,很多企业的生产线都是按照标准设定的,但内销和出口产品的执行力却不一样,“质量好的产品出口,质量差的内销,这种做法一点也不奇怪。”

另外,受金融危机影响,大部分无法挤进欧美出口市场的出口企业,则选择通过扩大销路寻找出路。记者从这类企业了解到,不少企业通过价格战在内销市场迅速扩大销量,并抢占市场占有率。然而,这些内销的水龙头产品价格不断降低并非通过改进技术或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而是在原材料、配建和生产程序上不断地严控生产成本来实现,以至于产品质量急剧下降,且同行恶性竞争激烈。

  价差高达百倍

据悉,上世纪90年代国内水龙头生产市场迅速崛起,美资品牌开始在内地投资建厂,国内最初生产水龙头从OEM代工开始。目前国内公认的龙头产区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广东产区、浙江产区和福建产区。

其中,广东产区以出口为主,因为它直接针对国外高端市场出口,参照国外标准,起点比较高,所以产品品质高、价格高。浙江市场则主要针对中东、南美、非洲、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出口,以出口为主,产品偏低端且价格很低。福建产区也多以内销为主。

即使中国产品市场在国外有一定的占有率,不过依然以中低端产品为主。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在中国出口产品众多质量问题中,重金属超标成为了中国众多水龙头等水暖洁具的“最尴尬的软肋”。

在今年广交会上,某洁具出口企业的销售总监向本报记者诉苦,要保持达到重金属不超标的标准,首先要在原材料上考究。而生产成本逐渐提高,要采用十年前的优质铜材料,企业需要承担高昂的原材料费用,在出口代工企业如今不景气的行情中“更是难上加难的事”,因此,杂铜等劣质金属材料的使用更为广泛。

“同样的款式,因材料不同,出口商品和内销商品的成本价已经相差悬殊,数百倍的差距也很正常,而且出口售价也更高。”赵先生提出,出口国外产品的电镀标准超过国内标准的两至三倍,把除铅技术、工艺、多重检测等下工夫的花费计算在内,产品的成本增加15%以上。

“出口欧洲的产品售价是同样质量水平的国产产品三倍以上,比低于该质量水平的一般国产产品高出数百倍不止。”杜先生强调,企业要持续投入巨额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来申请认证和维持认证资格。因此,杜先生一直否认“出口转内销能够保持产品质量”的说法,“出口上千元的产品真的会在内地出售数百元?”

上述销售总监透露,在出口行情不景气的压力下,企业在出口转内销的过程中,用低生产标准的产品利润补贴出口订单萎缩的损失。

记者了解到,出口企业将产品转内销后,将降低生产标准的产品依然当作高端产品出售,价格与出口价格持平。通过这种出口转内销的办法,企业在降低了生产成本之后,盈利空间逐步增大,甚至出现了盈利空间较出口要大的情况。因此,这吸引了出口企业加入了对内销售这些看似符合出口标准的水龙头产品。

相关阅读:

  多知名品牌水龙头被指铅析出量超标 国家强制标准缺

近来,多个知名品牌的水龙头被爆铅析出量超标。记者调查发现,国家强制标准缺失,水龙头原材料监管不严,导致水龙头所谓含铅“合法化”。

记者走访安徽滁州建材市场发现,“无铅”仍然是众多水龙头品牌的宣传用语。

品牌卫浴销售人员:我们里面全部是铜的,对人体是不产生任何伤害的,全部是环保的。

但是,有资深业内人士却说,做水龙头如果用不含铅的铜,在重铸时很难成型,因此,所谓的纯铜,大多为铜合金铸造,其中包含铁、铝、铅等金属元素。浙江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工厂生产的不含铅的水龙头大多销往海外市场,国内的订单大多含铅。 

铅超标水龙头不销往国外 仅在国内销售

在此次水龙头铅超标事件中,深圳成霖洁具股份有限公司(★ST成霖,002047.SZ)成为卷入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该公司董事会办公室主任曹国祥向媒体提出“铅含量超标水龙头不会销往国外,仅在国内销售”这一说法,迅速成为众矢之的。

水龙头“铅超标”事件逐步揭开该产品生产的种种潜规则。作为国内水龙头三大主产区之一的广东一带分布着众多五金卫浴企业,记者走访了佛山、江门多家卫浴企业调查了解到,水龙头质量问题,除了与国内生产水龙头行业规则不一、国标过低相关外,也与该行业在出口困境下面临的转型阵痛密不可分。

巧妙检测质量 水龙头的选择亦不能忽视

选好品牌是购置水龙头正确与否的第一步,好的水龙头品牌能够给予最基本的质量保证、售后服务保证。摩恩工作人员表示,好的水龙头表面都会使用一层镍或铬,用于保护水龙头不受腐蚀,而且能够让水龙头表面光亮如镜。判断的方法就是将水龙头放置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察看,表面无氧化斑点、无气孔、五漏镀、色泽均匀没有毛刺和沙砾、指纹散开越快越好。航标卫浴的专家告诉笔者,水龙头的主体一般为黄铜,黄铜纯度越高电镀后的质量就越好。有些厂家会利用铝合金替代黄铜用于水龙头的主体生产,虽然此材料无明显的质量缺陷,但是用过之后就会发现其的电镀质量差,耐腐性差。判断方法就是称重量。

此条目发表在净水器行业动态分类目录,贴了标签。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媒体曝所有铜质水龙头都含铅 毒性堪比三聚氰胺》有2条回应

  1. sg说:

    现在的水真是让人感到担心

  2. Pingback引用通告: mro102c净水器排名_净水器什么牌子好_净水器有用吗_净水器哪个牌子好

发表评论